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爱维 > 新闻观点
新闻观点

绩效薪酬,工具层面的勤无法弥补理念层面的拙

2021-02-22   作者:爱维龙媒高级咨询总监 李兆富

任何管理领域,都存在理念层面和工具层面。理念层面,是我们对该领域的认知,而工具层面,则是该领域的适用场景。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螺丝刀、钳子、锤子等等都是工具,其理念层面大概都是杠杆原理。在生活实践中,我们很少会去研究杠杆原理是如何发挥功用的,但是我们却知道它们的应用场合。相信我们没有人拿着锤子去拧螺丝,因为这是典型的工具适用错误。

基于老祖宗给我们遗传的密码,我们倾向于“学以致用”。日常生活中的机械工具,“学以致用”的“用”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在管理领域,尤其是在绩效领域和薪酬领域,因为缺乏对管理工具的理念认知,应用的过程就出现了诸多的“工具适用错误”。

归因给老祖宗,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懒惰式的归因。孟子的“法先王”与荀子的“法后王”,因其符合了人性的懒惰,所以被我们接受。

于是乎,无论是绩效管理,还是薪酬管理,“法”的结果,经常就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我们回顾一下:是不是很多企业都在“法先王”,学习曾国藩、胡雪岩、宫廷剧,学习GE、IBM、英特尔;是不是很多企业都在“法后王”,学习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马云。

归因给老祖宗,本质上就是一种“路径依赖”,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不仅仅有孟子和荀子。商君的“变法不法古”与吕氏的“法其所以为法”,为何没有遗传给我们,仅仅是我们选择了孟先荀后而已。而选择商吕,直观感性上意味着我们付出的更多,付出的时间更长。

这种现象还出现在平时的讲课中,在讲述绩效和薪酬理念的时候,不少学员会这样建议:老师,不要讲那些理念,直接给我们表单,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典型的“学以致用”,只能借用王阳明的一句话“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回给他们。

基于此,我们会看到:在企业的实践中,绩效工具漫天飞,薪酬方案不断调。因为我们信奉“勤能补拙”,相信通过对工具不断地选择,总有一种能够适合自己。殊不知,工具层面的勤,也就是频频更换工具,却永远无法弥补理念层面的拙。

一个企业要想做好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不应该削足适履,还是应该量体裁衣,应该“缺啥补啥”。

作者:李兆富 爱维龙媒高级咨询总监。资深管理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曾任职于用友集团、华夏基石、和君咨询、九略顾问、新科集团等。17年管理咨询经验,曾帮助400多家企业进行绩效薪酬管理的转型与创新,并获得了极高的项目效益和效用。着有《薪规则--开启薪酬管理的4.0时代》,长期担任多家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顾问。

CopyRight© 爱维龙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