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产业,推动中国经济航母快速前行的战略引擎之一;发电企业,政策呵护下野蛮生长财源滚滚的国家宠儿。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更早,到本世纪初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几十年间,中国的电力产业和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传统发电企业,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在墨守着运营模式,蚕食着煤炭资源,消费着政策红利,享受着社会舆论的“敬畏”,甚至“责难”。
随着中国面临的能源和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经济结构转型提上日程,国家开始大力鼓励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中国电力产业的布局也开始发生悄然的变化。一大批以水力、风力、太阳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低碳环保型发电企业上马运营,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装机占比逐年上升。
以风力发电为例,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能源可再生、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虽然与火力发电历经百年以上发展所形成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相比,风力发电目前仍然还算是发电行业中的“孩子”,但与太阳能、核能等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相比,风力发电的技术进步明显,成本预期明确,堪称未来挑战活力发电市场龙头地位的最大热门。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连年创历史新高,截止2015年末,风力发电的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29亿千瓦,占国内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6%。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更是乐观预计,在风电规模扩大和技术更为成熟后,也就是在2020年左右,风电机组单位成本就有可能到达到与火电机组单位成本持平的水平。
面对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中国的风力发电项目一批批上马,市场竞争也必将越发激烈。在风能资源富集、接入条件好、效益水平高的地区,新项目越来越少;风电项目核准权下放后,地方企业纷纷参与风电投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此外,电力体制改革让发电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市场开拓, 使得风电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陡然增大。
因此,如何在刚刚起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抢占领跑位,不仅是风电企业赢得投资青睐与政策支持的关键,更是在未来风电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所必须面对的课题。抛开与风电企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地域性“先天”优势不论,如何在管理上下功夫,成为左右风电企业在市场博弈中成败的另一决定要素。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对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其旗下新能源电力的先锋官——和风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则为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适应风电当前发展特点、合理利用新型管理工具的管理创新样本。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和风公司的对标管理设立了风电场综合指标对标系统,细化了对标维度和权重,让企业的管理效能数据不只体现在“老天爷的脸色”上,更体现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上;而且,管理指标的设置直接针对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问题点,缺什么补什么。通过管理上的对症下药,找到以人为本和以“事”为本的最佳结合点,使科学、人本管理真正成为推进企业效益提升的动力,这要比盲目地高喊人本口号要有效的多。
互联网+,这是最近几年在商界和管理学界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但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国内传统的电力企业仍然处在缓慢摸索阶段。和风公司不是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而是紧盯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键节点,通过互联网寻求改进措施。这对饱受报销流程繁琐、采购黑幕、车辆务虚管理混乱等顽疾困扰电力同行,同样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当然,作为年轻的电力生产模式,国内风电行业在探索运营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方面任重道远,而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暗流涌动的市场变局,不会给每一家风电企业的探索都留下充分的时间。风电企业管理改革的路上,魄力、智慧、速度,一样都不能少。
CopyRight© 爱维龙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