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爱维 > 新闻观点
新闻观点

文化理念的迷失导致春晚成为鸡肋

2012-01-31   作者:段俊平
     央视精心准备的一年一度的龙年终于落幕了,除了绚丽而又奢华的舞台背景让人目眩外,留给中国人的依然是笑声中的遗忘、回味中的索然和沉思中的无奈。
     作为中国人除夕年夜饭的春晚,临近年关就已万众期待,央视从上一次春晚结束就酝酿着下一年的春晚,可谓煞费心机,今年是春晚三十年,意义又别有不同。从提前公布节目单到赵本山的退出和有关春晚的种种报到,似乎可以看出今年的春晚是以变为主题,央视为准备这台意义非凡的年夜饭可谓煞费苦心,可当大幕即将落下时,除了投入比任何一届都大和奢华的舞台背景外,内容还是涛声依旧,依然乏善可陈,究其原因,这与中国文化现状不无关系。当代中国,人们以追求物质生活为主基调,精神生活单调匮乏,在各种生活压力下,人们片面追求简单无厘头式的快餐文化。无论它高雅或是低俗,其实轻松调侃就好,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太大了。网络的普及恰好推波助澜了这一现象。频频热传的网络词语,以一种对人生对社会无所谓的散漫方式迅速流传,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人们饱经生活压力而寻求最无奈地宣泄内心郁结的方式,这种生活状况导致了对文化的不严肃性。文化的高雅性和平实性被物欲的社会和信仰、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所吞噬,文艺作品不是源于生活,而是追求媚和俗,追求大手笔,大制作,追求浮华,追求哗众取宠和追求低俗。把贫嘴当成幽默,把调侃当成才思。纵观今年的春晚,虽然风格有些创新,但基本的文化理念还是没有多大变化,依然沿袭着浮华和缺少内涵的作品,离大众的生活甚远,缺少年味。今年的小品的主体依然是怕老婆,好像失去这个主题观众就不答应一样。让演员去唱歌,结果跑调不说,还唱错歌词;一大堆男士围着一个女主持人,好像我们是男人国一样,主持的串词像是天桥耍把式的,贫了又贫;初上春晚的老毕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仅被戏弄,好像是临时蹦出来的怪胎一样,让观众都为他紧张。今年虽然导演们试图用各种方式改变春晚,可再豪华的舞台只是一个空壳,在偏差的文化理念下的春晚必定还是鸡肋。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朴和文雅均为文艺作品的灵魂,二者缺一不可。质朴需要文采来烘托,文艺作品不可过度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但同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艺作品也不可过于炫耀形式而无内容,没有内容就会走向虚浮。掌握二者的平衡是考验每个文艺工作者水平很重要的指标。赵本山只所以让人喜欢,就是他与奢华春晚的风格不一样,他的小品的质朴和源于生活的真实使他受欢迎的原因。我们的春晚备受人诟病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缺少质朴和真实,缺少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艺术作品。没一个节目能向当年解放区郭兰英唱的《南泥湾》萦绕心头,绕梁三日。我们的领导和春晚工作人员把太多的经历放在了舞台的华丽和形式的多样化,而把春晚的内容却忽略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犯了一个通病,就是不会讲故事,只是追求形式美,殊不知,缺少内容的形式美会昙花一现的。华美的只是一瞬,而有故事和内容的经典才会成为传家的美味。我们看韩国的文艺作品,基本是讲述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他的历史剧也没有大投入,基本也是室内对话,可却能打动各国观众的心,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与老百姓的生活很接近,也很亲切。是围绕人性的本性来开展故事的论述,是以情动人。丝毫没有假、大、空的感觉。使人感到生活就是这样。好人不一定都好,恶人也会有恻隐之心。不像我们好就不食人间烟火,坏就一无是处。我们的文艺作品之所以不能走向国际,很重要的是我们的浮躁和过于追求形式而忘记了文艺作品的本质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每年的春晚之所以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其格调没有文化特有的气质,思想没有完整的脉络,节目没有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造成的,这是时下的的中国文化现状的产物。
      当今我们的社会由于人们生活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春晚歌舞升平的主旋律似乎与老百姓的期待越来越远,有些作品已失去了它的艺术特点,如相声的生命力在于幽默和讽刺,但现在的相声没有了这些;小品的生命力在于反应百姓的真实生活,可如今却成了调侃夫妻的笑料剧。我们的编导整天坐在办公室去闭门造车的设计春晚,而不是走出去感知社会和感知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春晚很难走出沦为鸡肋的命运。
     春晚的少女时代已不再,他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每届春晚都有不少改变,如老百姓不喜欢节目插播广告,不播;节目中不植入广告,不植入;反对小品霸主赵本山,请他离开;说相声无味道,减少;反对假唱,就真唱;说百姓参与性不强,开始大量海选民间节目,草根成为春晚主角……但不管春晚怎么改革,老百姓的质疑声总是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其实我们的文化理念一直没变,甚至更加的浮华。社会在前进,但唐诗宋词被追捧传诵了千年;古人理想中渔樵耕读的场景,仍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浪漫生活。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永远不乏对高雅品位和浪漫人生孜孜以求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正是春晚所缺乏的。
     作为春晚,它不仅仅是一个文艺晚会,更是中国人过年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更是要传播中国文化的共识和主旋律。
     如果春晚的编导能抛开所谓的流行,所谓的搞笑,而从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上下功夫。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春晚。春晚的风格其实与中国文化现状息息相关。在缺乏文化特质的社会里,已成为中国人的过年的年宴饭的春晚,不要象有些节目一样流于俗套,纯为娱乐而娱乐。要承担起引领文化的主流责任,在给国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要给国人一个文化的盛宴。春晚要做到雅俗共赏,不落俗套。既能给人以欢乐,又能给人以文化享受是很难的。这不仅要打破旧春晚的老套路、老模式,还要改变文化理念,创造性的推陈出新。要改变“开场群舞、中间小品、魔术、结尾难忘今宵。小品全都是搞笑、调侃,面孔永远是黄宏、冯巩和姜昆”的固定节目单。要下功夫深挖来自民间的优秀作品,做好雅与俗的平衡。
     春晚要改革、要推陈出新,要杜绝文化的奢华和浮躁,既要有下里巴人的流行、更要有代表文化主流的阳春白雪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艺作品。这样的春晚才不会成为鸡肋,才有生命力!

 

CopyRight© 爱维龙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