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文化的问题浮出水面,文化要不要全球化,尤其中国文化要不要全球化?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人近百年,从近期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来看,文化要有民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中国文化不一定要全球化。
从五四运动开始,国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归结为文化的落后,于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占据了主流,以至于国学大家辜鸿铭悲情的道出了“不是孔子的错”的无奈怒吼。一代文化宗师王国维面对中国文化的江河日下绝望投湖自尽。在当时中国出现了盲目崇拜西学的社会文潮,在赛先生和德先生的外衣包装下,一大批文人墨客积极倡导中国文化应该被西学所取代的论调。1919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就是要彻底检讨中国文化的落后性,并把它全盘西化。全盘西学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主流精英的意识形态层面,于是中国走上了向西方文明学习的征程,全国各地大量创办西式学校,引进西方的各种思想,以西方意识形态为武器对传统进行彻底的批判。可以说中国文化从头到脚被批得一无是处,代表中国文化的儒家文化似乎成为了阻碍中国发展进步的一头怪兽,带有浓郁色彩的中国乡土文化和宗亲文化更被视为封建和落后的代名词。中国文化已经到了去与留的生死关头。但是文化如同一个人的血液一样, 无论它是什么血型,都是父母给予的,是适合这一个人体独特个体的,无论中国文化多么的土和落后,他显然是适应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对中国文化进行改良显然是徒劳的,当时虽然主宰意识形态的文人们甚嚣尘上的否定中国文化,但中国普通人依然从骨子里遵循着中国文化的教诲,百姓依然过着中国人自有的生活。中国文人们依然用自己的中国风格写着自己的文学作品。鲁迅虽然被冠以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但他的作品依然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味道,完全看不出西学的影子,原来想的和做的原本不是统一的。
漫漫百年史,中国文化在不断被西学冲刷,不断的被湮没,追寻国家富强之路的知识贤达,在苦梦中找不到救国救民的大道,于是乎把西学看成拯救中国的救命稻草。很多人就连西方是什么样,西学是什么,都不清楚,道听途说就把西学神话了,崇拜了。其实,他们一旦看到西方的真实情况,触摸到了西学的脉搏,就肯定会对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持怀疑态度,因为西方也正在学习东方文化。因此,当一代民主斗士,反中国文化的主将,戊戌变法的策划者之一的梁启超到欧洲去考察了以后,一改他对中国文化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他的《欧游心影录》里,记录在欧洲游历时他的所见所闻。在欧洲,梁启超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社会萧条的状况,从这里面反映出欧洲文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于是他就反思,难道西方的文化真的适应中国吗?真正看到了西方现实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如同梁启超一样,对西学产生了动摇和怀疑,认为文化不可能移植,只有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改良才是正确之路。还有许多从欧洲考察回来的知识分子与梁启超一样都对中国文化西化产生了质疑,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第一次国学热诞生了。这是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后的首次国学热,与我们现在的国学热一样,也出现了许多的国学讲堂。但国学热挡不住西化的主流意识,国学热只能在西化中保留一点传统的薪火。中国文化的主流还是要全盘西学。
面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和主体性被削弱的现状,忧国忧民的中国文人倍感痛心疾首,于是在1935年有10位著名的教授共同发表了一个宣言,对中国文化被西化的现实从悲凉和忧愤的内心发出了心灵的怒吼,这个宣言叫做《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以“ 从文化的领域里面去展望,现在世界里面固然已经没有了中国。而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作为开篇。“中国是既要有自我的认识,也要有世界的眼光,既要有不闭关自守的肚量,也要有不盲目模仿的决心。”和“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的观点颇让人深思。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人更迷茫了,中国的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在以后的岁月里,经受了更多的磨难和洗礼,中国文化已变得面目模糊,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性已被洗涤得不成体统。什么是中国文化就连中国人都不知道了,而西方的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连中国的国粹京剧都出现了穿比基尼的花旦形象,中国的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成了中医学院的选修课,能懂一点中国文化的人就能被称为国学大师,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中国文化的比重只占了很小的份额,大学毕业的中国新生代,对中国文化知道的能有多少呢?中国文化的丧失和中国人文精神的颓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明代学者龚自珍就说过:“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知道的中国人如何坚守中国文化,我们现在真成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里的描述的“ 从文化的领域里面去展望,中国的领土里面也几乎已经没有了中国人”。
时光荏苒,世间的事情无法让人预料,中国人连做梦都想不到,过了几十年后,一个中国土得掉渣的作家竟然凭中国文化中带有泥土味的中国乡村宗亲文化被冠以魔幻色彩的文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光倒流,这个事实显然让否定中国文化的一些先知们变得哑口无言,原来中国文化也会被世界津津乐道,也会被世界接纳,是国力阻碍了文化,还是文化阻碍了国力,也成了一个难解的命题,我们在欢呼莫言获奖的同时,不由得庆幸中国文化在近百年无数次被摧残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坚强的生命力,文化是超越于政治的,文化是超越于时空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是历史的载体,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莫言拿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件来说,他的意义不是莫言成为第一个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而是说明中国文化已被世界逐渐认可和接纳。其实中国文化被西方接受和认可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比如17世纪末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人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的《四书》在法国出版,于是孔子思想在欧洲各国知识分子中间流行开来。当时有“欧洲孔子”之称的魁奈和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都把孔子的画像供奉在自家的礼拜堂里。依照美国汉学家顾立雅的说法,“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学者们的守护神。”西方的中世纪文化也是大量地汲取了东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物。因为当时西方宗教改革以后,有一批传教士来到了东方。其中一些人到了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正是这些人把东方的文化传回了西方。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时候,他们把很多中国的典籍也带回去了,像《周易》、《论语》、《史记》这样一些典籍当时都被翻译过去了,这在西方社会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因为它们让西方的改革者看到了一个理想的途径。当时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是以道德而不是神权来治理国家的,而这正是西方改革者所向往的。所以在那时,中国是西方人心中最理想的一个国家。中国文化也是西方非常感兴趣的。如今,莫言获奖说明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西方自觉和不自觉的要接受中国文化。文化的影响力是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密切相关的,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几次输出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力非常强大和鼎盛的时期。莫言的获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从莫言的获奖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保留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时才可以被人认可和接受。
春秋时代著名的宰相管仲曾说过“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我们的经济强大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却下降了,文化大革命把我们文化的根给断了,中国人成了不知道中国文化的一代,我们现在处于文化寻根状态,文化与我们强大的经济和物质生活极不匹配,中国需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塑强大的中国文化自主体系,这样才能与经济和物质的强大相匹配。文化价值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性格特点,文化一定要树立与一个国家和 民族特点相匹配的主体意识。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强调以中国和中华民族特点为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而不是去单纯的去迎合时代和迎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和去迎合所谓的世界文化潮流,我们不反对全球化和现代化,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表现为经济和物质的繁荣与国际接轨,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相似的现代生活方式。但文化有全球化的成分,但全球化并不是把民族性和历史性全部否定。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价值本原。有它的主体性和民族性,中国文化不一定要全球化。中国文化现在并不是全球化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如何在继承我们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体系的问题。这个文化体系一定要扎根于我们的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性,一定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定要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以民为本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一定要扎根于中国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的基础上,中国文化一定要与中国经济和中国国力相匹配,建立完整的强大的中国文化体系已成中国的当务之急。
CopyRight© 爱维龙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8543号